原BRISE品牌與官網已於 2025/1/1 併入全新SUVIOS舒活適品牌,感謝您長久以來對BRISE的支持

小孩晚上不睡覺怎麼辦?兒童睡眠障礙成因、解方與光照療法一次了解

小孩一天應該睡多久?

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所需的睡眠時間有所不同。從新生兒的16-20小時,到青春期後的8-9小時,隨著成長,睡眠時間逐漸濃縮且集中於夜間。
若小孩的睡眠時數明顯低於平均值,就需注意是否有睡眠障礙的問題。

什麼是兒童睡眠障礙?

兒童睡眠障礙指的是影響孩子入睡、維持睡眠或整體睡眠品質的問題,包括入睡困難、夜醒、早醒、白天疲勞等情況。
這些問題若未能及時改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學習能力與身體發展。

小孩睡眠品質不好要看哪一科?

當小孩出現睡眠問題時,建議優先諮詢兒科醫師進行初步評估。
根據情況,可能會轉診至睡眠中心、耳鼻喉科(如懷疑呼吸道問題),或心理科(如懷疑焦慮、壓力等心理因素)。

兒童睡眠障礙常見症狀

  • 白天嗜睡或過動
  • 注意力不集中
  • 睡眠維持困難(如半夜頻繁醒來)
  • 打呼、夜驚、夢遊、做惡夢、尿床

如果孩子經常出現這些症狀,就可能是睡眠障礙的警訊。

兒童睡眠障礙的種類

  • 入睡連結型:需要特定情境(如抱著、吃奶嘴)才能入睡。
  • 限制設定型:缺乏睡前規範,拖延入睡。
  • 混合型:同時具備上述兩種特徵。
  • 焦慮性失眠行為性失眠:受焦慮或不良作息影響的失眠。

了解小孩是哪一型睡眠問題,有助於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式。

造成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

  • 生理因素:牙齒生長痛、疾病等。
  • 心理因素:焦慮、家庭壓力、校園壓力。
  • 環境因素:噪音、溫度不適、光線干擾。
  • 生活習慣:過度使用3C產品、作息不規律、飲食問題。

兒童睡眠障礙往往是多重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需要整體調整。

小孩不睡覺該怎麼辦?

  • 建立固定的就寢時間與儀式,如睡前講故事、聽輕音樂。
  • 營造安靜、舒適、適溫的睡眠環境。
  • 避免睡前食用含咖啡因或高糖食物。
  • 限制3C產品使用,特別是在睡前一小時。
  • 確保白天有足夠運動,幫助晚上更好入睡。

嬰幼兒時期,可依年齡進行適當的睡眠訓練,從肌膚接觸、分床訓練到建立安撫物等方式,逐步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光照療法輔助改善兒童睡眠障礙

近年來,光照療法被證實對調整生理時鐘、改善失眠有明顯成效。
每日早晨使用自然光或人工白光燈箱,刺激孩子的生理節律,幫助白天更加清醒,晚上更容易入睡。

光照療法特別適合因生活作息錯亂、晚睡型、或是壓力性失眠的小孩。搭配規律作息與減少藍光暴露,效果更好且無侵入性。

結論

兒童睡眠障礙不容小覷,不僅影響成長發育,也可能帶來情緒與學習問題。
透過了解睡眠需求、辨識症狀、調整環境與習慣,並結合光照療法等新興手段,可以有效改善小孩不睡覺的困擾。
及早介入、尋求專業協助,幫助孩子找回健康、安穩的夜晚。


參考資料連結:

https://reurl.cc/W0qX87

https://premium.parenting.com.tw/article/509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