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應該是萬物復甦、生機盎然的季節,但你是否發現自己反而特別疲倦、嗜睡、提不起勁?這種「懶洋洋」的感覺,不一定只是情緒低落或偷懶,而可能是春季特有的「假性憂鬱症狀」,源自氣溫變化帶來的生理與心理壓力。透過中醫的調理智慧搭配現代科學的光照療法,我們可以有效地幫助身體「重新開機」,恢復春日的朝氣與活力。
🌿 一、春季「假性憂鬱」的元兇是溫差與氣虛
春天早晚溫差大,加上東北季風或鋒面來襲,容易導致自律神經調節失衡。許多人會出現:
- 起床困難、昏沉疲倦
- 心悸、易怒、失眠
- 懶得說話、情緒低落
尤其體質偏虛寒的人,症狀更為明顯,像是「身體沒有開機」一樣。這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生理功能在發出求救訊號。
🧧 二、中醫4大調養法:從內而外暖陽補氣
中醫強調「春為發陳」,要順應陽氣生發、萬物萌芽的自然節律。針對春季倦怠與陽虛問題,中醫提供以下四大建議:
1. 穴位熱敷或艾灸
選擇「氣海」、「命門」等穴位熱敷,有助於溫暖體內陽氣。使用艾灸時可每日10~15分鐘,增進循環與活力。
2. 飲食溫補
適量補氣養陽的食材,如黃耆枸杞雞湯、黑糖薑茶、四神湯、山藥粥等,不僅提神,也能強化免疫。不方便燉煮者,可使用滴雞精或市售藥膳包取代。
3. 運動與太陽的結合
起床後搓手腳、曬太陽5分鐘,有助啟動氣血。不必劇烈運動,從八段錦、太極、緩和瑜珈開始即可。
4. 泡腳助眠
晚上以艾葉、薑片、花椒煮水泡腳15分鐘,再按摩「湧泉穴」、「足三里」,能改善睡眠與疲勞,提升身體回復力。
☀️ 三、現代科學肯定:光照療法是重啟的神隊友
除了中醫的傳統方法,現代醫學也發現——**光照療法(Light Therapy)**對於改善春季疲倦與情緒低落,有明確的幫助。
- 早晨曝曬自然光或使用模擬日光的光療燈,每天15至30分鐘,有助於調節褪黑激素分泌,提升白天的清醒度。
- 對於長期感到「懶得動」、「提不起勁」的人,光照能改善日夜節律,間接改善睡眠品質與白天精神。
尤其對於因疫情、壓力或久坐室內而缺乏日照者,光照療法是一種簡單、非藥物、有效的補充方式,讓身體重新對白天產生「啟動感」。
✅ 四、記得這4件事,讓你春天不再「懶懶的」
- 注意保暖:早晚加件外套,避免寒氣入侵。
- 飲食清淡且均衡:多蔬果、少油膩,助於氣血流通。
- 日曬+緩和運動:選擇早上日照時段快走、太極、瑜珈。
- 調節情緒:避免焦躁,深呼吸與冥想有助於安神。
🧘♀️ 結論:春天不是「不想動」,而是「沒開機」
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春天總是「懶、累、昏沉」,請先別自責或苛責他人。這可能是身體對環境變化的自然反應,也是提醒我們該放慢腳步、重新調整生活節奏。透過中醫補氣調養、搭配現代光照療法,我們可以幫助身體溫柔地「重新開機」,迎接真正充滿活力的春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