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這些感覺?
「累到想逃避工作,卻不知道怎麼停下來。」
「每天的生活乏味至極,毫無動力。」
「睡覺越來越難,注意力越來越差。」
如果你也正經歷這些狀況,小心,你可能已經落入一種新的心理狀態——「烤吐司症候群」(Toast-out Syndrome)。
什麼是「烤吐司症候群」?
2024年下旬,一個新詞在韓國年輕人的社群中爆紅:「烤吐司症候群」。這個詞由「吐司(toast)」與「倦怠(burnout)」組成,形象地比喻了人們在高壓工作環境下的身心狀態。
為什麼選用「吐司」這個詞?心理學家解釋道,吐司最完美的狀態是烤到微焦、外酥內軟,但只要稍微多烤一秒,就會燒焦。人也一樣,在工作壓力之下,看似狀態良好,但身心能量早已悄悄耗盡,只差一步,就會從微焦變成焦黑,徹底陷入職場倦怠。
你屬於哪種吐司?五種變形一次看懂
心理專家進一步指出,「烤吐司症候群」有以下五種典型變形:
- 生菜烤吐司:像軟爛生菜般癱軟,累到完全失去活力。
- 奶油烤吐司:疲憊到身體像奶油一樣融化,急需好好補眠。
- 起司烤吐司:工作內容枯燥乏味,迫切需要新鮮刺激。
- 火腿烤吐司:壓抑過久的壓力即將爆發,亟待紓解。
- 雞蛋烤吐司:比平常更疲勞,身心能量不足,需即刻補充能量。
你找到屬於自己的類型了嗎?
不是只有上班族!這些人都可能中獎
值得注意的是,「烤吐司症候群」不僅出現在傳統的職場人士身上,學生、自由工作者、家庭主婦等族群,同樣都是高風險族群。
這些人或許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但卻持續承受著日常的單調、反覆性壓力。長此以往,內心會不斷累積疲勞,逐漸喪失生活的熱情,最終可能進一步引發憂鬱或焦慮等心理問題。
「烤吐司症候群」的危機:持續的倦怠可能帶來憂鬱
雖然目前「烤吐司症候群」尚未被正式認定為醫學上的疾病,但其症狀與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職業倦怠」相似。長期倦怠會導致身心持續處於低能量狀態,不僅生活品質下降,還會提高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率。
如果任由這種疲憊感持續,身心的耗竭會逐步加深,輕則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滿足感,重則可能引發憂鬱症和焦慮症,對整個人生造成深遠影響。
如何避免成為一片「焦黑的吐司」?
幸好,我們仍有機會及早察覺、調整與改善。「烤吐司症候群」的關鍵在於及時體察自我的身心狀態,適時停下腳步。
嘗試以下方法,避免讓自己陷入徹底焦黑的狀態:
- 清楚感知自己的疲憊狀態:別忽視內心的警訊,及早察覺,避免過度消耗。
- 調整工作節奏與內容:工作壓力過大時,可嘗試調整工作節奏或任務內容。
- 找到適合的紓壓方式:培養紓壓興趣,如運動、音樂、閱讀或社交活動,有效代謝累積的壓力。
- 尋求專業協助:若自我調整效果有限,可考慮向心理諮商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及早解決問題。
結論:關心自己,別讓倦怠偷走你的生活
無論你正處於哪種吐司狀態,都應及早警覺並採取行動。倦怠絕非一夜之間產生,它是日常生活長期累積的結果。試著關注自己的心理需求,適時調整生活節奏,找回工作的熱情與生活的動力。
別讓自己從「微焦吐司」變成「焦黑吐司」,現在,就是最好的改變時機。
參考來源連結: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69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