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女性嗜睡與失智風險息息相關
最新一項針對高齡女性的研究指出,80多歲的女性若長期出現嗜睡症狀,其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恐比睡眠模式穩定者高出2倍。這項研究追蹤733名平均年齡82.5歲、起初無認知障礙的女性,長達5年,透過穿戴裝置、睡眠日誌與神經心理測驗綜合評估其睡眠模式與健康變化。
研究將受試者分為三組:
- 睡眠穩定組(44%)
- 夜間睡眠品質下降組(34.9%)
- 睡眠時間與品質顯著增加組(21.3%)
結果發現,後兩組相較於睡眠穩定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高出2至3倍。
睡得多不等於睡得好
在研究期間,雖然整體受試者的平均總睡眠時間略微增加(約18.7分鐘),睡眠效率也稍有提升(約0.94%),但最引人注意的是日間小睡時間平均增加了33.1分鐘,也就是說白天嗜睡的情況變得更加普遍。
尤其是那組睡眠時間與品質同時明顯增加的女性,即使在控制了年齡、教育背景、健康狀況等因素後,她們罹患失智的風險仍然是穩定組的2倍。
這項研究顯示:
➡️ 睡得久 ≠ 睡得好
➡️ 異常的睡眠變化,可能是腦部提早釋出的警訊。
為什麼嗜睡與失智有關?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變化目前僅能說明是**「關聯性」**,尚無法證明嗜睡會直接導致失智。但有幾種可能的解釋:
- 腦部病變早期徵兆:大腦退化可能先影響調控睡眠與清醒的中樞,導致日間嗜睡。
- 生理時鐘混亂:生理節律失調可能加速神經退化,導致大腦清除廢物的效率下降。
- 生活活動減少:嗜睡常伴隨活動力降低,也會加速認知能力的退化。
光療:調節生理時鐘的天然解方
當我們談論高齡者睡眠障礙時,**「光療」**是一個越來越受到重視的非藥物介入方式。
自然光或模擬自然光的光療設備,能夠幫助身體調整生理時鐘,並改善以下問題:
- 日夜顛倒、白天昏沉夜晚清醒的困擾
- 情緒低落、生活節奏混亂
- 認知功能下降風險提升
早晨使用光療燈30分鐘,有助於提醒大腦「天亮了」,啟動一天的節律循環。 對年長者來說,更能幫助他們在白天保持清醒、夜間自然入睡,減少嗜睡情形,進而降低失智風險。
結論:從睡眠變化看見未來的健康提醒
高齡女性睡眠模式的改變,不應只是被視為老化的自然現象,而應是潛在健康警訊。本研究顯示,長期嗜睡與失智風險密切相關,特別是日間嗜睡與睡眠時間異常延長的狀況。
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不僅要關心家中長輩是否「有睡覺」,更要關心**「睡得好不好」**、「白天精神是否充足」。而像光療這類的自然調節方式,也提供我們一種無侵入性、長期有效的選擇。
別等到記憶開始模糊時,才想起該重視睡眠健康——現在,就是最好的起點。
🔗 參考資料連結: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02947
https://reurl.cc/W0qX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