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BRISE品牌與官網已於 2025/1/1 併入全新SUVIOS舒活適品牌,感謝您長久以來對BRISE的支持

塵蟎過敏診斷完整指南:從臨床評估到精準檢測

引言

塵蟎過敏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議題。根據醫學文獻統計,全球約有10%的人口對塵蟎過敏,這個龐大的數字不容忽視。屋塵蟎和粉塵蟎是引發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主要元兇,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實際接受過敏原診斷的患者比例卻相當低。歐洲研究顯示,在六個國家的過敏性鼻炎患者中,高達45%從未接受過過敏原診斷。

專門研究過敏性疾病的崔玉寶博士指出,準確診斷塵蟎過敏是有效治療的第一步。本文將全面介紹塵蟎過敏的診斷方法,幫助患者和醫療人員更好地理解這一重要的診斷過程。

塵蟎過敏診斷的三大支柱

根據世界過敏反應組織(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WAO)發布的過敏性疾病診斷指南,塵蟎過敏的診斷需要結合三個關鍵要素:

1. 臨床評估基礎

臨床評估是診斷的起點,包括:

詳細的症狀記錄

  • 鼻塞、流涕、打噴嚏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 眼睛癢、流淚等過敏性結膜炎症狀
  • 喘息、咳嗽等呼吸道症狀
  • 皮膚瘙癢、濕疹等皮膚表現

環境暴露史分析

  • 家居環境特徵(地毯、布藝家具使用情況)
  • 臥室衛生習慣(床上用品更換頻率)
  • 症狀與環境的關聯性(在家中症狀是否加重)

體格檢查

  • 鼻黏膜狀態觀察
  • 皮膚狀況評估
  • 呼吸系統聽診

值得強調的是,病史在診斷中扮演著基礎性角色。即使過敏原檢測呈陽性,如果患者沒有相應的臨床症狀,也不能診斷為過敏。研究顯示,多達25%的受試者雖然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或皮膚點刺試驗陽性,但並無任何過敏症狀。

2. 體內特異性診斷方法

皮膚點刺試驗(SPT)

皮膚點刺試驗是目前公認最方便、經濟、安全的過敏原診斷方法。

試驗原理 將過敏原提取物滴在皮膚上,用點刺針以45-60度角輕輕刺破表皮(不刺破真皮,不出血也不痛),使過敏原溶液滲透進皮膚。15-20分鐘後觀察皮膚反應。

結果判讀標準

  • 陰性(-):無反應或與生理鹽水對照相同
  • 弱陽性(+):風團達陽性對照(組胺)的1/4以上
  • 中陽性(++):風團達陽性對照的1/2
  • 強陽性(+++):風團與陽性對照相當
  • 極強陽性(++++):風團大於陽性對照2倍

優點

  • 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
  • 靈敏度高,特異性強
  • 患者痛苦小
  • 結果快速,20分鐘即可判讀
  • 經濟實惠

注意事項

  • 試驗前需停用抗組胺藥物3-7天
  • 避免在皮膚炎症急性期進行
  • 每個過敏原測試點應間隔至少2公分

皮內注射試驗

當皮膚點刺試驗陰性但臨床高度懷疑過敏時,可考慮使用皮內注射試驗以提高診斷敏感性。

操作方法 將稀釋的過敏原提取物注射入前臂掌側皮內,形成2-3毫米的皮丘,15分鐘後觀察並記錄反應。

判定標準

  • 0級:無反應
  • 2+:有紅暈並有小於3毫米的風團
  • 4+:有紅暈並有大於3毫米且有偽足的風團

風團直徑比初始或陰性對照大3毫米以上,即可判定為陽性。

其他體內診斷方法

斑貼試驗 主要用於診斷接觸性皮炎和遲發型過敏反應,對診斷塵蟎吸入性過敏原具有較高的特異度。試驗物貼敷於背部或前臂48小時後判讀結果。

眼結膜試驗 屬於激發試驗,特別適用於診斷塵蟎引起的過敏性結膜炎,尤其是兒童患者。將稀釋的過敏原溶液滴入結膜囊,觀察5分鐘後的反應。準確率比皮膚試驗更高,但操作較耗時,且可能引起患者不適。

3. 體外特異性診斷方法

血清特異性IgE檢測

這是診斷過敏性疾病最常用的體外試驗方法之一。

檢測原理 IgE是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但在過敏反應中扮演關鍵角色。能與特定過敏原結合的IgE稱為特異性IgE,其檢測可明確患者對哪些過敏原敏感。

主要檢測方法

放射變應原吸附劑試驗(RAST) 將純化的過敏原與固相載體結合,加入患者血清,再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抗IgE抗體反應,通過測定放射活性來判斷特異性IgE含量。

酶聯免疫測定法 原理類似RAST,但使用酶標記的抗IgE,通過酶促顯色反應來測定。

適用人群

  • 有皮膚試驗禁忌症者(如嚴重濕疹、皮膚劃痕症)
  • 無法停用抗組胺藥物者
  • 嬰幼兒或不配合皮膚試驗者
  • 有嚴重過敏反應史,皮膚試驗風險較高者

結果解讀

  • 正常範圍:血清IgE為0.1-0.9 mg/L
  • 特異性IgE陽性:表明對該過敏原敏感
  • 必須結合臨床症狀和病史綜合判斷

過敏原組分診斷

這是過敏診斷領域的新進展,代表著精準醫學在過敏領域的應用。

技術優勢 傳統診斷使用過敏原粗提浸液,只能確定患者對某種塵蟎過敏,但無法明確具體是哪種過敏原蛋白引起反應。組分診斷採用純化或重組的單一過敏原蛋白,可以:

  • 明確引起疾病的具體過敏原組分
  • 區分多重過敏和交叉反應
  • 監測免疫治療效果
  • 指導個體化治療方案調整

臨床應用價值

  • 更精確的診斷
  • 更好的預後評估
  • 更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 更有效的免疫治療劑量調整

輔助診斷指標

血清總IgE檢測 雖然可提示過敏性疾病存在,但過敏性和非過敏性人群的IgE水平存在重疊。血清總IgE正常者仍可能有特異性IgE抗體,因此其診斷價值受限。需要注意的是,健康兒童血清IgE濃度會隨年齡增長逐漸升高,直到15歲左右。

血清類胰蛋白酶檢測 類胰蛋白酶在正常情況下血液含量很低,但過敏時會急劇增多。可用於診斷支氣管哮喘、過敏性休克、蕁麻疹等急性過敏反應。

細胞因子檢測 過敏患者體內某些細胞因子可能表達亢進或缺乏。雖然已獲得許多有價值的研究資料,但由於特異度較差、半衰期短,目前尚未作為常規診斷和療效評價方法。

診斷流程建議

崔玉寶博士建議採用以下診斷流程:

  1. 初步評估:詳細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
  2. 初步篩查:首選皮膚點刺試驗(經濟、快速、安全)
  3. 確認診斷:必要時進行血清特異性IgE檢測
  4. 精準診斷:考慮過敏原組分診斷(複雜病例或需要精準治療方案時)
  5. 綜合判斷:結合臨床症狀、病史和檢測結果做出最終診斷

診斷注意事項

  1. 避免過度診斷:檢測陽性不等於臨床過敏,必須有相應症狀
  2. 注意檢測時機:急性發作期或用藥期間可能影響結果
  3. 選擇適當方法:根據患者年齡、病情和經濟狀況選擇合適的診斷方法
  4. 動態評估:過敏狀況可能隨時間變化,必要時需重複檢測

結論

塵蟎過敏的準確診斷需要臨床評估、體內診斷和體外診斷的有機結合。沒有單一的”金標準”檢測方法,醫療專業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診斷策略。隨著過敏原組分診斷等精準醫學技術的發展,塵蟎過敏的診斷將更加精確,為個體化治療提供更好的指導。


參考資料

  1.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2013). White Book on Allergy: Update 2013.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2. 崔玉寶博士過敏性疾病研究專著第6章:塵蟎過敏的診斷
  3. 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Guidelines on Allergen Immunotherapy.
  4.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Skin prick testing in allergy diagnosis.
  5.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 Component-resolved diagnostics in allergy.

本文基於崔玉寶博士的專業研究成果整理而成,旨在提供專業醫學資訊,不應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如有過敏症狀,請諮詢專業過敏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