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是只有大人有,小孩也難逃困擾
現代生活節奏快速,不僅成人飽受失眠所苦,許多孩子也因為晚睡、滑手機、課業壓力等因素,出現難以入睡或淺眠的問題。有些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快速入睡,選擇給予市售褪黑激素軟糖作為助眠方式,認為比安眠藥來得溫和、安全。然而,這樣的做法真的無風險嗎?
88%市售褪黑激素軟糖標示不實,恐釀中毒風險
根據哈佛醫學院研究團隊針對25款市售褪黑激素軟糖的檢測,有高達88%的產品與標示劑量不符,其中一款產品的實際褪黑激素含量竟高達標示的 347%,還有產品完全未檢出褪黑激素。
這些問題產品多數未經嚴格管控,容易被家長視為「零食」般購買,卻可能導致孩子誤食過量、中毒甚至住院。根據美國統計,2012至2021年間,因誤食褪黑激素而發生中毒事件的兒童增加了530%,其中不乏進入加護病房、甚至死亡的案例。
褪黑激素使用須知:劑量與適應症不可隨意
目前建議的褪黑激素使用劑量為:
- 成人與兒童皆建議從 0.5~1 毫克開始使用
- 最大不超過 5 毫克
- 應於睡前 1~2 小時服用
然而,褪黑激素在台灣被視為藥品,需經由醫師開立處方,並非所有兒童都適合服用。目前較常使用在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等特定狀況下的患者。
小孩吃褪黑激素也有副作用?別忽視潛在風險
雖然褪黑激素多數研究認為相對安全,但對兒童和青少年的長期影響仍未完全明朗。以下是部分已知副作用:
- 短期副作用:噁心、頭痛、嗜睡、眼睛乾澀、疲倦、紅眼、焦慮、消化不適
- 長期疑慮:青春期延遲、夜尿、情緒不穩、睡眠週期被打亂
尤其青春期是荷爾蒙與神經發展關鍵階段,長期干擾褪黑激素分泌,可能對內分泌與生長發育產生影響。
因此,醫師建議父母應遵循以下三項原則:
- 將褪黑激素藥品存放在兒童無法觸及的位置
- 優先透過改善作息與行為習慣處理睡眠問題
- 使用前應與專業醫師充分討論劑量與使用時間
光療:安全又有效的睡眠節律調整方案
除了藥物介入,越來越多研究與實務證實:光療(Light Therapy)是調整睡眠節律與褪黑激素分泌的有效方式,特別對以下問題有明顯改善:
- 延遲性睡眠障礙(晚睡難起)
- 生理時鐘混亂
- 青少年夜貓型作息
- 因缺乏日照而引發的情緒低落與失眠
透過早晨或白天照射特定波長與亮度的人工光源,光療可同步生理時鐘、穩定褪黑激素日夜節律,有助於晚上自然分泌、順利入睡,無需藥物干預,也無副作用與依賴性問題,對兒童、青少年與成人皆適用。
結語:別讓「助眠軟糖」成為潛藏的健康危機
幫孩子入睡,絕不能靠「越吃越多」的方式來解決。褪黑激素雖然能幫助調節睡眠節律,但必須在正確劑量與醫師指導下使用,特別是針對兒童與青少年族群,更應該謹慎以對。
想要真正從根本改善睡眠,最安全也最有效的方法,仍是從生活作息調整、環境優化與光照管理三方面下手。光療提供了非藥物的自然調整方式,是現代家庭值得考慮的睡眠新選擇。
🔗 參考資料連結:
https://reurl.cc/W0qX87
https://reurl.cc/bWGn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