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人口老化,阿茲海默症的治療進展備受矚目。歐盟近期正式核准新型藥物Lecanemab上市,成為首個針對疾病根本機轉設計的療法。然而,儘管科學界視其為重大突破,臨床療效仍有限,專家提醒:失智症的防線應從「預防」與「日常調整」做起,特別是結合睡眠、飲食與光照等生活習慣。
一、藥物的突破與限制
Lecanemab是一種單株抗體藥物,能針對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大腦中累積的「澱粉樣蛋白」進行清除,試圖延緩病程發展。不同於傳統藥物僅緩解症狀,它瞄準了導致神經退化的關鍵病因,獲得歐盟批准被視為醫療上的一大步。
但臨床研究顯示,實際療效仍屬「微幅改善」:在18個月的治療期間,患者的認知退化評分僅減緩了約0.5分,差距對日常生活影響有限。此外,僅限「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失智」的患者,並且須基因檢測通過特定條件,最終符合使用資格的人數極為有限。以德國為例,約120萬名患者中,僅約2萬人符合資格。
二、副作用與使用風險
由於Lecanemab作用於大腦免疫反應,仍可能伴隨腦部腫脹、微出血等副作用。為降低風險,患者需進行ApoE4基因檢測,確認基因型後方可使用。這樣的門檻與潛在副作用,讓許多醫師與患者仍持審慎態度。
三、專家觀點:預防勝於治療
德國神經科專家指出,儘管Lecanemab提供治療新選項,但對於多數患者來說,「生活型態的預防策略」才是真正可落實、可擴大效益的作法。從飲食、運動、心理刺激到作息調整,每一項都與大腦健康息息相關。
其中,光照干預近年受到高度關注。研究顯示,早晨適當曝曬自然日光,能夠調節體內褪黑激素與皮質醇分泌,幫助維持穩定的生理節律,進而改善睡眠與認知功能。對於有輕微失智傾向或認知功能下降的人來說,規律的日光照射甚至能減少情緒低落與日夜顛倒等問題。
四、日常改善建議
想要從生活中預防失智症或延緩惡化,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 早晨光照:每天早上30分鐘自然光照,有助於穩定作息與提升日間警覺。
- 良好睡眠:固定睡眠時間、避免藍光干擾,對維持認知功能至關重要。
- 地中海式飲食:多攝取綠葉蔬菜、深海魚、堅果與橄欖油,有助於減少腦部發炎。
- 持續學習與社交:保持認知挑戰與與人互動,有助於大腦神經連結維持活躍。
- 規律運動:如快走、游泳、瑜伽等,可提升血流與神經營養因子分泌。
結論:一顆藥物改變不了整個戰局,生活才是關鍵
Lecanemab雖為醫學的一大步,但仍無法替代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對於失智症這類長期、漸進的疾病而言,從生活細節出發,才是真正能延緩、甚至避免發病的有效路徑。醫學的進展與個人習慣的改變,雙管齊下,才是對抗失智的真正關鍵。
參考資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