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BRISE品牌與官網已於 2025/1/1 併入全新SUVIOS舒活適品牌,感謝您長久以來對BRISE的支持

一直想睡?小心是「嗜睡症」!5大警訊+ESS自我檢測

一、嗜睡症是什麼?別把疲累當作「正常」

嗜睡症的正式名稱為「猝睡症(Narcolepsy)」,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好發於15至30歲的青少年與成人。患者即便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仍會白天過度嗜睡,甚至在工作、走路、開車中突發性入睡,導致潛在危險。

這種疾病並非單純的睡不飽,而是大腦無法正常調節清醒與睡眠狀態,可能與基因、特定人類白血球抗原(HLA)有關,也可能因腦部受損或特定荷爾蒙缺乏所致。


二、嗜睡與嗜睡症不同:警覺5大症狀

雖然許多人會在白天感到想睡,但這不等於罹患嗜睡症。嗜睡症是原發性的慢性疾病,有明顯的身體機能異常。根據 DSM-5,如果每週超過3次、連續3個月出現過度嗜睡狀況,並非因其他疾病或藥物導致,才可被定義為嗜睡症。

以下是嗜睡症常見的五大症狀:

  1. 過度嗜睡(Excessive Sleepiness):即便前一晚睡得很好,仍會頻繁進入睡眠狀態,尤其在白天工作或活動中突然昏睡。
  2. 猝倒(Cataplexy):強烈情緒(如大笑、驚嚇)觸發突發性肌肉無力,導致癱軟甚至跌倒。
  3. 入睡前幻覺(Hypnagogic Hallucination):在快要睡著時,出現逼真的影像或聲音幻覺,可能被誤認為精神疾病徵兆。
  4. 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俗稱鬼壓床,意識清楚但無法動彈。
  5. 夜間睡眠障礙:儘管白天嗜睡,夜間反而難以入睡、容易驚醒,睡眠品質低下。

三、ESS嗜睡症自我評估量表

若你經常感到想睡覺,建議使用「艾普沃斯嗜睡量表(ESS)」進行自我評估。這份量表會詢問你在各種情境下(如看書、看電視、乘車等)的嗜睡傾向,總分若高於10分,建議就醫接受進一步診斷。


四、嗜睡症的治療方式

目前嗜睡症無法根治,但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控制病情:

  • 藥物治療:中樞神經刺激劑用來提升白天清醒度,抗憂鬱劑則能改善猝倒、幻覺、睡眠麻痺等症狀。
  • 規律作息與健康睡眠習慣:建立穩定的入睡與起床時間,營造安靜、黑暗的睡眠環境。
  • 規劃日間小睡時間表:透過控制性小睡減少突發嗜睡,提高白天活動效率。
  • 避免酒精與鎮靜劑:任何增加嗜睡傾向的物質都應避免。
  • 預防危險情境:在駕駛或操作機械等高風險活動前,先進行短暫小睡或服藥提神。

五、光照法:改善嗜睡與晝夜節律失調的輔助工具

根據補充資訊光照法是目前改善調節生理時鐘的有效方式之一。透過早晨或特定時段接受強光曝曬,刺激大腦調整褪黑激素分泌,有助於恢復正常睡眠節奏,提升日間清醒度。

光照法特別適合:

  • 因作息混亂導致嗜睡的人群
  • 出現季節性情緒障礙或冬季憂鬱者
  • 需長期抗衡白天睏倦感的睡眠障礙患者

結論

嗜睡症是一種不容忽視的慢性神經疾病,其症狀不只讓人困倦,更可能引發嚴重生活風險。若你經常白天嗜睡、不易清醒,甚至出現猝倒或幻覺等異常情況,應盡早進行自我檢測(如ESS量表),並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透過藥物控制、作息調整、小睡管理與光照療法等多方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日間警覺度、改善生活品質。

📎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W0qX87

https://reurl.cc/OY8lrA

🔗 產品資訊:
https://reurl.cc/j9a4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