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BRISE品牌與官網已於 2025/1/1 併入全新SUVIOS舒活適品牌,感謝您長久以來對BRISE的支持

35萬人失智警訊下的資產防線:多元配置

一、失智風險升高,財務混亂風險同步擴大

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中失智症盛行率接近8%,失智人口已突破35萬人。預估到2031年,這一數字將超過47萬人。隨著失智比例提升,財務管理能力下降所造成的財產混亂與家庭爭議,已成為普遍社會問題。

許多民眾在失智初期仍未有所防範,導致遺囑效力或財產配置出現爭議。因此,儘早啟動資產規劃與法律保障,已不再只是高資產者的選項,而是每位中高齡民眾的基本權益保障。


二、信託與年金:資產掌控力的延長工具

失智帶來的不僅是記憶衰退,更是行為判斷力的喪失。此時若無有效的財務控管工具,很容易使積蓄遭到誤用或損失。金融機構因此推出安養信託與年金保單做為保護工具:

  • 安養信託:如永豐銀行的「信福預守」可在失智或失能時,將資產交由專業機構妥善管理;華南銀行更結合機器人理財與社福團體共同監督,提升信託資金的運用效率與安全性。
  • 年金險:定期繳費後可分期領回,成為未來長照支出的現金流來源。例如台新人壽的「享加鑫變額年金」,讓民眾能預先建立退休金流,避免因病致貧。

這些產品的核心精神就是「延長財產自主管理權」,即使面臨失智,仍可確保生活品質不被打折。


三、長照險與遺囑:風險轉嫁與爭議預防雙保障

台灣長照險的投保率僅約4.75%,遠低於實際需求。此類保單最大優勢是「失能即啟動給付」,用以支應照護費用,如聘請看護、入住照護機構等。

此外,遺囑也是關鍵一環。若等到失智初期才想立遺囑,可能因心智狀況爭議導致遺囑失效。當身體健康、神智清楚時便安排好資產分配,才能避免家人因財產問題對簿公堂,維護家庭和諧。


四、預防也可科技化:光照法的新契機

除了金融與法律手段,一項被低估卻潛力強大的輔助方式也逐漸浮出檯面——光照法。科學研究指出,適當的光照可調節生理時鐘,改善睡眠、情緒與認知能力,對失智症初期患者有助於延緩症狀惡化。

配合日常的飲食管理、運動與社交參與,光照療法有機會作為非侵入式的保健方案,減少藥物依賴,提升失智者生活品質,也為照護者減輕壓力。


五、結論:建構一套失智風險防線,從今天開始

面對失智的挑戰,民眾需從「預防」與「應對」兩個面向雙管齊下:

  • 預防:建立健康作息,運用如光照療法等方式延緩退化。
  • 應對:善用信託、年金、長照險與法律工具,確保即使失能也能維持生活尊嚴。

從健康到財務,從醫療到法律,一套完整的「多層次財務與生活保障架構」已成現代人應對高齡與失智風險不可或缺的基本裝備。

🔗 參考資料連結
https://reurl.cc/W0qX87

https://reurl.cc/mxKmMY

🔗 產品資訊:
https://reurl.cc/j9a4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