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灣位處亞熱帶,終年濕度高、四季不明顯,加上生活環境相對擁擠,這些條件都為塵螨的繁殖創造了理想環境。對於有過敏遺傳體質的家庭而言,如何有效進行塵螨防治,並配合適當的醫療照護,是改善兒童過敏性疾病最重要的課題。本文將根據台灣的實際環境條件,提供經過臨床驗證的塵螨防治策略,以及氣喘病童的最佳照護方式。
氣喘病童的最佳處置原則
根據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徐世達主任的臨床經驗,目前氣喘病童的最佳處置方式包含以下幾個重要環節:
1. 避免過敏原
這是控制過敏的根本,尤其是針對塵螨的防治最為重要。
2. 改善居家環境
特別著重於塵螨的防治工作,創造不利於塵螨生存的環境條件。
3. 適當使用抗發炎藥物
在氣喘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適當使用:
- 噴霧吸入型類固醇(主要治療藥物)
- 長效型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視病情需要添加)
- 白三烯調節素(輔助抗發炎)
- 緩釋型茶鹼(支氣管擴張)
- 口服類固醇(嚴重急性發作時使用)
4. 必要時使用急救藥物
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作為急性症狀緩解使用。
治療效果的臨床證據
當一位對塵螨有中等程度以上過敏的病童,在經過氣喘專科醫師的適當教導和處置後:
- 儘量避免與塵螨接觸
- 適當使用抗過敏性發炎藥物(特別是吸入性類固醇)治療長期存在的過敏性炎症
不僅塵螨引起的過敏性臨床症狀可獲得緩解,病童對其他過敏原的敏感度也會顯著降低。這顯示適當的治療能改善整體的過敏體質,而不只是單純壓制症狀。
家中塵螨防治的台灣經驗
以下是經過台灣臨床實證,適合本地環境的塵螨防治策略:
策略一:降低室內濕度(最重要的方法)
保持室內濕度在50%以下,是降低塵螨及其致敏物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
實施方式:
- 使用高效能除濕機
- 使用冷氣機降低室內濕度
- 持續監測室內濕度,確保長期維持在50%以下
科學依據: 塵螨需要55%以上的環境濕度才能維持體內水分平衡。當濕度降至50%以下時,塵螨會因脫水而無法存活。
策略二:移除塵螨溫床
需要移除的物品:
- 地毯
- 厚窗簾布
- 有填充物的坐墊
- 彈簧床
原因: 這些物品容易蓄積皮屑和保留水分,是塵螨生長的理想環境。
替代方案:
- 厚窗簾布改用較薄的材質或百葉窗
- 沙發表面使用皮革材質
- 以木製家具取代布質家具
嚴重過敏病童的特殊建議:
對塵螨具有嚴重過敏的病童家庭,建議採取更徹底的措施:
- 全家睡木板床或地板上墊以韻律操用的塑膠拼墊
- 全家所有房間移除:
- 彈簧床墊
- 椰絲墊
- 海綿墊
- 不可使用:
- 草蓆
- 榻榻米
- 浴巾被
- 毛毯
- 厚重的棉被
如果無法移除這些物品,則必須使用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的防螨套包覆。
策略三:使用經FDA認證的防螨套
當無法移除彈簧床時,使用經FDA認證的防螨套是有效的替代方案。
臨床效果比較(移除彈簧床六週後):
| 措施 | 塵螨濃度下降 | 尖峰吐氣流速(PEFR)上升 | 氣喘症狀改善分數 |
|---|---|---|---|
| 移除彈簧床 | 61% | 49升/分 | 4.2分 |
| 使用FDA認證防螨套 | 62.4% | 68升/分 | 3.15分 |
| 未採取任何措施 | 無顯著變化 | 無顯著變化 | 無顯著變化 |
兩種積極措施與未採取措施相比,在統計上都呈現顯著的改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防螨套在尖峰吐氣流速的改善上甚至優於移除彈簧床。
策略四:正確洗滌寢具
標準程序(兩個步驟缺一不可):
- 高溫處理(10分鐘):
- 使用攝氏55度以上的熱水清洗
- 或使用烘乾機高溫烘乾
- 清水洗滌:
- 以清水徹底洗淨
頻率: 至少每週一次
重要觀念:
- **只烘乾或乾洗:**能殺死塵螨,但無法去除水溶性的致敏物質
- **只用水洗:**能去除致敏物質,但無法殺死塵螨
- **兩步驟都做:**才能同時消滅塵螨並去除過敏原
材質選擇: 寢具必須選用可耐熱水清洗的材質。
策略五:正確使用吸塵器
建議使用: 配備高效能粒子空氣過濾系統(HEPA)的吸塵器
使用頻率: 至少每週吸地毯一次
注意事項:
- 吸塵器袋子要有兩層,防止致敏物在吸塵過程中汽化散布到空氣中
- 勤於更換吸塵器袋子
- **重要限制:**即使使用HEPA吸塵器,也只能移除表面的塵螨及其致敏物,較深層的無法去除
最佳建議: 如果可能,還是以移除地毯為最優先選擇。
策略六:冷凍處理法
適用物品:
- 填充玩具
- 小玩偶
- 小枕頭
- 衣服
處理方式:
- 放入冷凍庫
- 維持攝氏零下17度至零下20度
- 持續24小時以上
後續處理: 冷凍後必須以清水洗滌,去除塵螨屍體及致敏物。
頻率: 每週一次
策略七:空氣濾淨器的使用
現狀: 住家空氣濾淨器(包括HEPA)在居家塵螨防治的角色尚未確定。
建議: 可作為輔助措施,但不應視為主要的塵螨防治方法。應優先採用前述已證實有效的策略。
策略八:清理空調系統及濾網
必要性:
- 塵螨很少聚積在空調系統中,因此針對塵螨防治而言,此步驟並非必要
- 但可去除灰塵、碎屑及黴菌過敏原
建議: 定期清理空調濾網對整體空氣品質有幫助,雖非針對塵螨,但仍建議執行。
策略九:臭氧製造機
效果: 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對塵螨防治有效。
建議: 不建議使用。
策略十:化學殺螨劑的使用
可用的化學製劑:
- Benzyl benzoate:可殺死塵螨
- Pyrethroids:可殺死塵螨
- Phenyl salicylate:可殺死塵螨
- Natamycin:藉由殺死黴菌孢子(塵螨的食物)來減少塵螨數量
- Tannic acid:改變塵螨過敏原的結構,降低致敏性
家用洗衣配方: 研究指出,在洗衣機中加入以下成分也可殺死塵螨:
- 0.03%苯甲基苯甲酸鹽(benzyl benzoate)
- 0.2%桉樹植物油(eucalyptus oils)
缺點: 桉樹植物油的味道會在衣服上殘留2至3天。
專業建議: 到目前為止的研究並未得到一致結論,影響殺螨劑功效的因素包括:
- 使用方法
- 劑型
- 施用環境
- 使用後移除抗原的有效性
因此,不建議將化學殺螨劑作為主要的防治方法。
策略十一:清潔時的保護措施
重要原則: 塵螨過敏的病人在居家環境清潔時應遠離該處。
具體建議:
- 清潔時請非過敏者執行
- 若過敏者必須執行清潔,應戴口罩
- 清潔後1小時內,過敏者應遠離該清潔區域
- 等待空氣中揚起的塵螨過敏原沉降後再進入
寵物過敏原與塵螨的關聯
對於塵螨而言,貓狗的皮屑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因此:
- 移除寵物過敏原能減少塵螨的食物來源
- 間接降低塵螨的數量
- 對塵螨過敏的人有雙重幫助
建議: 有嚴重塵螨過敏的家庭,應考慮不飼養有毛寵物。
台灣環境的特殊挑戰
台灣的環境條件對塵螨防治構成特殊挑戰:
不利因素
- **亞熱帶氣候:**終年溫暖潮濕
- **高濕度:**年平均濕度高
- **四季不明顯:**全年都適合塵螨生長
- **生活環境擁擠:**增加過敏原濃度
應對策略
正因為台灣的氣候條件特別有利於塵螨繁殖,塵螨防治工作對本地的過敏兒家庭更顯重要且迫切。家長必須:
- 持之以恆地執行防螨措施
- 不能因為短期內看不到明顯效果就放棄
- 將防螨工作視為長期的生活習慣
- 配合專科醫師的治療計畫
成功防治的關鍵
根據臨床經驗,成功控制塵螨過敏需要:
1. 全面性策略
不能只採取單一措施,應同時執行多種防治方法,創造不利於塵螨生存的多重屏障。
2. 持續性執行
塵螨防治不是一次性的大掃除,而是需要持續執行的日常習慣。
3. 專業指導
在過敏免疫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4. 家庭共識
全家人都需要理解塵螨防治的重要性,共同配合執行。
5. 環境監測
定期監測室內濕度,確保長期維持在50%以下。
結語
塵螨防治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工作,但效果是確實可見的。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徐世達主任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適當的環境控制配合專業的醫療照護,不僅能有效改善塵螨引起的過敏症狀,也能降低對其他過敏原的敏感度,整體改善病童的過敏體質。
對於台灣的過敏兒家庭而言,了解塵螨的生態、認識有效的防治方法,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執行,是幫助孩子遠離過敏困擾最實際也最重要的行動。雖然台灣的氣候條件對塵螨防治構成挑戰,但只要方法正確、持之以恆,就能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健康的成長環境。
本文內容基於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的臨床研究與台灣本地的實證經驗整理而成,旨在提供家長實用且有效的塵螨防治策略,協助改善兒童過敏問題。所有建議都應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執行,以確保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