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BRISE品牌與官網已於 2025/1/1 併入全新SUVIOS舒活適品牌,感謝您長久以來對BRISE的支持

塵蟎過敏影響近九成台灣兒童:認識症狀與治療方法

台灣塵蟎過敏現況

根據衛福部統計數據顯示,台灣氣喘和過敏兒童患者人數居亞洲之冠,其中接近九成的病例源自塵蟎過敏。這個驚人的數據反映出台灣特殊的氣候環境與塵蟎過敏之間的密切關聯。

醫學研究指出,全球約有10%的人口對塵蟎過敏,而在某些地區,高達90%的過敏性氣喘患者都是因塵蟎引起。佳齡生活健康中心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政穎表示,接觸高濃度塵蟎過敏原的人,發生氣喘的風險約為一般人的五倍,這是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

認識塵蟎與過敏機制

塵蟎的生物特性

塵蟎是一種微小的節肢生物,外觀類似昆蟲但體型極小,無法以肉眼辨識,必須透過顯微鏡才能觀察。這些生物的腳底帶有吸盤構造,使其能牢固附著在各種織物表面。

塵蟎偏好溫暖潮濕的環境,最適合的生長條件為溫度23至30°C、濕度65至80%。台灣位處亞熱帶,全年氣候條件恰好符合塵蟎的生長需求,這也是台灣塵蟎過敏盛行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居家塵蟎分布

床墊是家中塵蟎最大的聚集地,因為床墊提供了溫暖、潮濕及充足的食物來源(人體脫落的皮屑)。研究顯示,平均每個床墊內可能含有數百萬隻塵蟎。除了床墊,塵蟎也大量存在於枕頭、毛毯、地毯、填塞式傢俱、窗簾等織品中。

過敏原的來源

真正引發過敏反應的並非活體塵蟎本身,而是塵蟎的碎片、排泄物、分泌物及生殖卵等物質。這些微小顆粒飄散在空氣中,被人體吸入後會觸發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進而產生各種過敏症狀。此外,食用被蟎蟲污染的麵粉製成的食物也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常見的塵蟎過敏症狀

塵蟎過敏的症狀表現多樣,主要影響呼吸道、皮膚和眼睛:

呼吸道症狀

  • 流鼻水
  • 鼻塞
  • 過敏性鼻炎
  • 打噴嚏
  • 咳嗽
  • 氣喘發作

皮膚症狀

  • 異位性皮膚炎
  • 皮膚搔癢
  • 紅疹

眼部症狀

  • 過敏性結膜炎
  • 眼睛搔癢
  • 流淚

這些症狀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合併發生,嚴重程度因人而異。長期暴露於塵蟎環境中,症狀可能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影響生活品質。

藥物治療選項

當環境控制無法完全緩解症狀時,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開立適當的藥物:

抗組織胺藥物

抗組織胺能減少免疫系統在過敏反應中產生的化學物質,有效緩解搔癢、打噴嚏和流鼻水等症狀。這類藥物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第一線用藥。

鼻用皮質類固醇

以鼻噴霧劑形式給藥,能減輕鼻腔炎症並控制花粉症症狀。由於是局部給藥,鼻用皮質類固醇提供的藥物劑量較低,副作用風險遠低於口服皮質類固醇。

血管收縮劑

有助於縮小鼻腔內腫脹的組織,使呼吸更加順暢。不過這類藥物不宜長期使用,使用後可能使病情惡化,應在醫師指導下謹慎使用。

白三烯調節劑

這類藥物能阻斷某些免疫系統化學物質的作用,對於控制氣喘和過敏性鼻炎都有幫助。

進階治療方式

免疫療法

吳政穎醫師指出,對於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慮免疫療法。這種治療方式旨在訓練免疫系統,使其不對過敏原產生過度反應。

免疫療法可透過過敏針劑注射或舌下含片進行。治療初期每週注射一到兩次或服用一到兩次藥片,讓身體接觸極小劑量的過敏原蛋白質。在三個月至半年內逐漸增加劑量,之後在三到五年內視情況進行維持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療法通常只在其他簡單治療方法無效時才建議使用,因為這是一個需要長期配合的治療過程。

鼻腔沖洗

使用生理鹽水溶液沖洗鼻腔,能將鼻腔中的分泌物、過敏物質和刺激物洗出,降低鼻腔過敏原濃度。進行鼻腔沖洗時,必須使用無污染物的水(經蒸餾、無菌、煮沸並冷卻後的水)以及衛生的容器,以確保安全。

結語

塵蟎過敏是台灣兒童常見的健康問題,透過正確的診斷、適當的藥物治療,以及配合環境控制措施,大多數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症狀,改善生活品質。若您或家中孩童有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諮詢專業醫師,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


參考資料

  1. Terreehorst, I., Oosting, A. J., Tempels-Pavlica, Z., et al. (2002). Allergic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or Atopic Dermatitis.
  2. Arlian, L. G., Bernstein, D., Bernstein, I. L., et al. (1992). Prevalence of dust mites in the homes of people with asthma living in eight different geographic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90(3), 292-300.
  3. Reed, S. D., Lee, T. A., & McCrory, D. C. (2004). The Economic Burden of Allergic Rhinitis. PharmacoEconomics, 22, 345-361.
  4. Jutel, M., Agache, I., Bonini, S., et al. (2015).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allergy immunotherapy.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36(3), 556-568.

作者資訊
本文參考佳齡生活健康中心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政穎醫師文章